剛剛結束亞歐三國行,帶回數百億美元大單後,李克強總理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,部署加大金融支持企業“走出去”力度,促進產業升級。
      李克強說:“過去我們的出口,一個集裝箱才能換回一臺彩電,現在,中國裝備‘走出去’的附加值,超值!”
      他強調,要使中國從過去生產消費品出口的“世界工廠”,升級為向世界提供先進裝備的重要基地。
      這麼多國家基礎設施需求巨大,這為中國裝備製造“走出去”,提供了難得的機遇
      一周前出訪哈薩克斯坦期間,李克強取得“超預期的成果”:在已簽訂140億美元合作的基礎上,又現場“拿下”價值180億美元的中哈產能合作框架協議。
      在24日的常務會上,李克強回憶說,會談之初,哈方原本只希望向中國出口更多的能源與農產品。但李克強聽對方介紹了本國的“光明大道”計劃後,不失時機提出一攬子中哈產能合作的計劃。
      “光明大道”計劃是哈總統納扎爾巴耶夫一個月前提出的新經濟政策,其核心內容是加強道路、住宅等基礎設施建設。李克強仔細詢問後發現,哈薩克斯坦本國沒有一個水泥廠、平板玻璃廠,僅有一個鋼鐵廠規模也很小,根本不能滿足計劃需求。
      “能不能考慮咱們合作?我們就地建設生產線,幫你們實施‘光明大道’計劃?”李克強對納扎爾巴耶夫說。
      聽到這一建議後,納扎爾巴耶夫“眼前好像一亮”,立刻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。會談當晚,哈方就緊急制定方案、籌措資金,第二天一早,哈總理馬西莫夫與李克強共進早餐期間商定,將中哈產能合作金額鎖定為180億美元。
      哈總統次日高度評價李克強總理“外交風格務實、高效”,並把中哈產能合作計劃稱為“李計劃”。
      李克強在24日的常務會上分析道,中哈兩國合作的項目包括鋼鐵、水泥、平板玻璃、火電廠等,都是我們的“富餘優質產能”。當前世界經濟複蘇乏力,經濟下行壓力加大,國內內需不足,但眾多發展中國家、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對基礎設施的需求很高,希望以此拉動經濟、穩定增長。
      “我們有這麼多富餘優質產能,恰好又有這麼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巨大,這為中國的裝備製造‘走出去’,提供了難得的機遇。”李克強說。
      “走出去”實際上是推動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競爭,讓產業在競爭中升級
      李克強以“中歐陸海快線”的規劃說明,支持企業“走出去”,不僅有利於化解國內富餘優質產能,更有利於中國經濟結構調整、促進產業轉型升級。
      12月17日,李克強在塞爾維亞出席中國—中東歐16國峰會期間,與塞爾維亞、匈牙利、馬其頓總理一致同意,共同打造“中歐陸海快線”。而在李克強結束亞歐行、返回北京當天,希腊議會批准通過了中遠比雷埃夫斯港《友好協商協議》,允許中遠集團投資2.3億歐元擴建比港3號碼頭、大幅提高吞吐量,從而使這條規劃中的中歐陸海快線邁出了實質性一步。
      李克強說,比港友好協商協議的通過,使中國企業有了一條進入歐洲更加便捷的海陸通道,這對推動中國裝備走向全球市場的意義不言而喻。
      “過去我們的出口,一個集裝箱才能換回一臺彩電,現在,中國裝備‘走出去’的附加值,超值!”李克強說,“更重要的是,我們在國外建設項目,必須符合國際標準,這事實上把我們的企業推向了全球市場,使我們的相關產業在競爭中得到升級。”
      他還強調,中國裝備出口不僅帶動大型企業“走出去”,還有很多配套的上下游中小企業,也一併“抱團”走向了國際市場。
      外匯儲備與其只買他國國債,不如更多用於支持中國裝備“走出去”,推動產業升級、改善民生
      李克強說,中國的很多產能,雖然對於國內“富餘”,但在國際市場上,則是性價比非常高的優質產能。當前,世界經濟複蘇乏力,加大金融支持力度,對於中國裝備“走出去”,具有重要意義。
      他強調,要拓寬融資渠道,探索PPP(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)、BOT(特許權協議)等投融資模式,還要推進外匯儲備的多元化運用。“我們的外匯儲備量太大,如果光買其他國家的國債,年底只能賺少許利息,還不如配合運用,支持中國裝備‘走出去’,推動產業轉型升級、更好改善民生。”
      李克強說,中國今天已經走到一個新的階段:要從過去生產消費品的“世界工廠”,升級為向世界提供先進裝備的重要基地。讓中國企業和產品在國際市場接受更高水平的檢驗,在激烈競爭中提質增效升級。(肖楠)  (原標題:李克強:中國裝備“走出去”的附加值,超值!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p15dpdpf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